中國“3060”碳中和戰略目標指出,建筑業作為中國三大耗能行業之一,與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密切相關,在碳中和道路上承擔了重要使命。碳中和背景下的建筑碳排放亟待關注。
一是建筑業碳排放總量巨大,約占全社會碳排放總量的一半。
中國是世界上現有建筑和每年新建建筑數量最多的國家,城市現有建筑總存量超過600億平方米。在此基礎上,我國每年新增建筑面積約為30-40億平方米。《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2020)》顯示,2018年,我國建設全過程碳排放總量為49.3億噸,占全國碳排放量的51.3%。
二是建筑行業目前主要依靠化石能源,運營階段占化石能源的90%以上。
縱觀建筑全產業鏈,碳排放總量主要來自建筑施工(包括建筑材料的生產和建筑施工)和建筑運營兩個階段。建筑運行過程中的碳排放不僅包括燃燒產生的直接碳排放(如做飯、熱水、燃煤取暖等。),還包括電力和供熱造成的間接碳排放。
隨著中國逐步進入城市化的新階段,建設運營階段的碳排放比例將逐步增加。目前建筑的能源結構大部分還是化石能源,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只有6%左右。未來如何建設更多的清潔能源,實現最大消耗,將成為建筑行業實現碳減排的重要路徑。
三是建筑業能耗大幅增加,推高了碳排放總量。
建筑業不僅是碳排放大戶,也是能源消耗大戶。近年來,中國的建筑總能耗也大幅增加。以公共建筑為例。2019年,我國公共建筑面積約152億m2,公共建筑總能耗(不含北方供暖)3.42億tce(噸標準煤當量)。公共建筑總面積的增加和能源消耗的需求導致公共建筑單位面積的能源消耗從2001年的17kgce/m2增加到26kgce/m2以上。
因此,重視建筑碳排放,建設智能建筑,是實現雙碳總體目標的必由之路。結合碳中和的大背景,我們需要關注建筑建設和運營中電力和采暖通風引起的碳排放。
掃碼添加微信,一對一咨詢產品、免費報價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與技術的進步,樓宇自動化(智能建筑系統)市場正在經歷顯著增長。以下是主要的市場趨...
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普及為各類建筑帶來了顯著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能效提升 自...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智能化集成系統方案正被越來越多的行業所采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應用場景: ...
寫字樓節能改造的流程主要包括前期調研、設計方案、實施過程及后期評估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重要性和...